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范式创新

光明网   2023-08-24 20:21:15

作者:朱翠萍(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教授)

近年来,国际局势诡谲多变,在“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的情形下,世界格局正加速演变,如何主动创造于己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2022年9月,教育部正式将区域国别学纳入一级学科。作为“大国之学”,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进一步拥有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经世致用的全新使命和任务。

区域国别研究面临三大挑战


(资料图)

要想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必然需要对组成世界(宏观)的或大或小的区域(中观)和国别(微观)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区域”是处于国家(个体)和全球(整体)之间的“中间层”,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区域治理、区域一体化等问题,区域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以国别为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一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社会发展、央地关系、文化特征、族群问题、民族宗教等问题。由于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而且每个国家的国情各异,国别研究中更多体现的是“个性化”和“差异性”的特征。

区域国别学是对某个特定区域和国家的全方位研究,以咨政服务为首要宗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的加持,毕竟理论是为解释现实服务,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则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无论是基础研究薄弱、学理性缺失还是研究方法不当的政策研究都难以稳中求进,这决定了实践中区域国别研究至少面临三大挑战。

挑战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使得基于学理性探索的跨学科一般性理论体系难以建立。探索一般性理论有利于发现规律性和逻辑性关系,包括一国对外行为与对外政策的考量因素,从而将获得的大量全面性和整体性知识“一般化”。区域国别研究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跨学科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实践中,交叉学科的融合问题是一大难点,如何在跨学科研究中体现学理性而使研究上升至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从而使得学术价值得以体现,则是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区域国别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共识,但在多学科如何交叉方面不仅存在观念上的分歧,而且存在认知上的模糊性。

挑战二是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宽泛性与多学科张力的存在,使得学术规范难以体现。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科学研究,必然要讲究学术规范性和研究方法的运用。区域国别研究中多学科意味着研究领域的宽泛性,要在“全面性”知识和交叉学科特点中体现研究的规范性就难免存在挑战。从规范研究的角度看,无论是政治学、经济学还是社会学,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再建立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和得出结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实证检验,经济学多使用计量模型,政治学多使用历史经验和案例分析,而社会学研究则更多基于实地调研与访谈。区域国别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研究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或范式,跨学科也并不意味着各个单一学科没有轻重之别或主次之分,而应该以某一学科为主或选择一个主干学科,再根据需要融入其他关联学科。究竟以哪一学科为主,又需要引入哪些关联学科,则取决于所要研究的问题或设定的议题。

挑战三是区域国别研究强调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的实践功能,但需求的动态性和易变性影响政策供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区域国别研究强调智库的咨政功能,无论是基础知识薄弱还是知识体系不完善,都难以为政策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需求的动态性与易变性使得研究者往往难以迅速做出有效回应。这需要我们密切跟踪和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的变化、深刻认识世界各区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并通过洞察对象国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变化与特点来回应“世界怎么了”,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来回答“中国怎么办”这一时代性和历史性拷问。若以“不变”应“万变”,则不仅政策供给难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而且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和适用性有限的情况。

做好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四个“坚持”

为了建构针对特定区域和对象国的完整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以实现服务于我国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这一目标,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的“双重身份”。虽然区域国别研究重视咨政功能,但依然需要深耕基础研究。显而易见的是,没有政策研究,理论研究的价值难以实现,智库功能亦难以体现;同时,基础研究是政策研究这一“大厦”的根基,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政策研究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双重身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且应用研究只有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并发挥联动效应,才能真正具有服务国家战略的属性。

二是坚持学理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属性”。区域国别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研究需要立足某一学科,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一般性理论。为现象解释和政策研判提供理论依据,以加强研究的全面性和针对性,防止在研究中出现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现象,这就需要既重视学理性,更重视实用性。此外,要对某一特定领域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需要多维度的分析和多学科的考察,才能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要义所在,进而对问题将产生的影响和可能走向做出较为精准的判断。当然,多学科融合或交叉学科研究并不意味着所有相关学科在研究中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是有主次之分,需要区分主学科和关联学科,究竟以哪一学科为主,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与研究的视角。

三是坚持具体问题与现实需求的“双重导向”。区域国别研究的交叉学科特点如何实践,也是一个学科如何融合的问题,但“融合”一定不是硬性“嫁接”与“合并”,而是以现实需求和具体问题为“双重导向”的思考与实践。也就是说,应在拓展一般性知识基础上坚持以现实需求和具体问题为导向的专门研究,以普遍性基础知识服务于特定性问题的研究。研究中应避免为了体现全面性而进行“面面俱到”或“蜻蜓点水”式解读或“碎片化”分析,这样做实则是脱离了现实的需求,缺乏问题意识。同时也要避免为了体现交叉学科特征而将多个单一学科方法“合并”使用,影响分析的逻辑性。只有基于“一手资料”,以具体问题和现实需求为“双重导向”来选择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探求问题的本质所在,才能以科学的研判发挥咨政建言的作用。

四是坚持基于“一专与多能”的“双向赋能”。由于区域国别研究强调全方位研究基础上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多是基于某一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显然在人才需求上必然是“专才”与“通才”的结合。毕竟,全方位研究既需要在某一专门领域纵向深度挖掘,也需要在横向领域不断拓展知识视域,形成既能够在某一领域有非常专业的透彻分析又能在其他相关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从而在“全方位”研究基础上增长见识和积累阅历,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需要在所有领域平均配置时间和精力,而是透彻研究所擅长的领域,全面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通过“一专”与“多能”的“双向赋能”,为透视现象、解释问题和政策研判提供真知灼见,避免以偏概全。

总体上,区域国别研究要做到行稳致远,不仅需要全方位研究基础上的知识体系建构,也需要跨学科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方法论探索。当然,在做好域外知识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区域国别研究的中国范式和中国特色,助力世界读懂中国,这更是区域国别研究的价值所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范式创新

2023-08-24

128与256固态硬盘开机

2023-08-24

发展一般的鹿晗,却还是顶级流量,《创造营》用207万赞证明

2023-08-24

云南省彝良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2023-08-24

青岛大学院校代号四位2023 青岛大学院校代号

2023-08-24

handmade是什么牌子

2023-08-24

下降10个基点 1年期LPR降至3.45%

2023-08-24

苏州第五次经普开始入户,提前备好营业执照!

2023-08-24

再见莫兰特!3换1交易方案出炉:湖人复刻夺冠双塔 海王驰援詹眉

2023-08-24

明日开踢!2023年中国·扬州大运河城市足球精英邀请赛筹备就位

2023-08-24

拍戏26年劳累过度身亡,过亿资产被4个弟妹榨干,自愿捐器官救8人

2023-08-24

阿苏_asu

2023-08-24

路劲上半年净亏损12.20亿港元 物业销售156.87亿元

2023-08-24

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2023-08-24

济南治疗牛皮癣有效的医院在哪里

2023-08-24

郧阳区:创新农机装备 助推农业机械化

2023-08-24

陕西全力救治延川县新泰煤矿事故受伤人员

2023-08-24

湾财调研|超百份金融赋能粤乡村案例,共促广东金融创新体系

2023-08-24

扁角鹿和大鳄鱼的故事

2023-08-24

玉米炒火腿肠怎么炒好吃窍门

2023-08-24

菏泽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会

2023-08-24

海南计划今年续在港发行地方债

2023-08-24

飞亚达: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19%

2023-08-24

民生证券给予内蒙一机推荐评级 2023年中报点评:1H23业绩平稳增长;外贸市场加速拓展

2023-08-24

贝壳再拿30亿理财,8月已耗80亿元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2023-08-24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