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新职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就业岗位的“孵化器”和“蓄水池”。要为数字新职业提供顺畅的晋升和发展通道,强化数字新职业的社会保障兜底功能。
一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两条基本路径,在优化就业结构、培育新增就业、创造新职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新就业岗位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为更多人就业创造了新机遇。
数字经济具有快速迭代、跨界复合等特征,在数字技术驱动下,传统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便捷、高效、精准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数字经济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商场导购到电商直播、从出租车司机到网约车司机、从传统餐饮到外卖配送,都离不开数字经济赋能加力,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平台企业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协同、开放、融合、共生的经济新生态,并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产生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创造出规模庞大的就业空间。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2022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密码技术应用员等数字新职业应运而生。随着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数字技术更新迭代,数字新职业将成为我国稳就业的重要支撑。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紧缺的数字人才既包括数字技术、数字研发人才,也包括数字技能人才。而且伴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持续加大。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较为严峻。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重。
事实上,数字经济催生的新职业,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选择。自由的工作状态、个性价值的实现、潜在的巨大机遇,数字新职业备受年轻人喜爱。关键在于,如何让大学生满足数字新职业的就业要求、更好地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价值创造。应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空间,打通结构性失衡这个关键堵点,既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形态,对从业者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数字化技能的培养尤为迫切。应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数字经济研究平台和实验室,夯实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队伍根基。应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融通,将数字经济教学与实操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举,让数字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要为数字新职业提供顺畅的晋升和发展通道。数字新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以就业流动性替代了就业稳定性。晋升和发展通道,是数字新职业从业者保持可持续工作热情的重要保障。要积极探索数字新职业职称评价机制,逐步推进职称评价工作,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加入数字人才队伍,为新职业群体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还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强化数字新职业的社会保障兜底功能。数字经济环境下,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平台化、无雇主、无组织、碎片化就业等新特点。要适应数字新业态的就业特征,多措并举保障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其解决后顾之忧,积极拓展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空间。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