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日本人口在“超少子化”阶段中经历了劳动力人口达峰以及人口总量的达峰,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公共投资和地产投资的回落,制造业和消费呈现出结构性变化。截至2023年,日本总人口达峰(2009年)已有14年,劳动力人口占比达峰(1992年)已有31年,在这期间,日本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在于少子老龄化与社保支出压力,并在这两方向上出台了大量应对政策。日本投资回落的同时,制造业结构上,运输设备、高端机械设备和化学制品产出占比扩张。消费结构上,服务业与耐用品消费的占比加速提升。
2、日本人口达峰后的生产端中,高端制造产业保持了扩张趋势,其中工业机器人与半导体设备全球优势凸显,汽车产业出口逐渐超过内销,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内销结构上微型车销量提升。消费端中,银发经济和单身经济的趋势对应了医疗及护理、加工食品、宠物消费,便利店等销售额的抬升。
3、人口达峰后日经指数走出了业绩驱动的慢牛,结构性行情显著,行业主线与产业及消费趋势高度一致。在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和服务业兴起的背景下,日本股票市场中精密仪器、服务业、化工、机械等行业表现亮眼。个股层面看,涨幅较高的个股集中在科技制造和消费两大领域,具体包括半导体设备、IT、机械、汽车以及消费中的制药和医疗保健。
4、中国人口达峰对经济与社会的冲击大概率会弱于日本。参考两国人口达峰时点的各项数据来看,一方面我国政府杠杆率和社保支出的负担显著低于日本,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上限制较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中枢、居民储蓄率、老龄化程度以及家庭结构皆优于日本,依然存在较大消费潜力。
5、长周期视角来看,中国人口达峰可以对应三大投资机会,一是生产端降本增效带来的产业趋势,二是消费端的“银发经济”与“单身经济”,三是应对人口达峰的政策红利领域。产业上,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科技以及高端制造的发展将带动中国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弹性的提升。消费方面,疫情影响下部分城市已出现“类第四消费时代特征”,长期而言消费趋势将上向文娱、个护消费以及医疗保健等新消费赛道倾斜。为应对人口达峰,国内政策将持续在提高生育率、促进高质量就业等方向发力,受益行业如辅助生殖、养老机构等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相关数据仅供参考部分公司指标未能完全刻画该行业整体趋势变化;中国与国际同行(市场)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历史数据不能反应未来行业变动趋势;经济失速下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风险;疫情再度导致全球封锁等 。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